数字中国建设“十四五”圆满收官
【本报讯】8月14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会上宣布,截至2025年6月底,我国算力总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,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%,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与技术层面均实现世界领先。
????数字底座全面夯实
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5G基站数量从2020年的约90万个跃升至455万个,增长5倍;千兆宽带用户达到2.26亿户,增长34倍,形成全球最大“双千兆”网络协同发展格局。
同时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深入实施,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地区,数据中心平均PUE降至1.2以下,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超过50%,显著优化了全国算力资源配置。
????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群体突破
经过多年持续攻坚,集成电路已形成覆盖设计、制造、封装测试、装备与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,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。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.9亿台,为手机、汽车、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“智能中枢”。
刘烈宏表示,“缺芯少魂”问题正逐步解决,数字产业韧性和竞争力显著增强。
????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跃升
目前,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已占全球总量的60%,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千亿增长至30万亿,1年半内增幅超过300倍。
人形机器人、智能终端、自动驾驶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,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。
????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壮大
2024年,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,数据产业规模达5.86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117%。国家数据局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,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全面提速。
业内专家指出,“十四五”数字中国建设实现了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乃至“领跑”的跨越,为“十五五”时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