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ne: 17794595987

FAA 发布史上最严无人机网络安全草案,商业运营将全面“持证上岗”

2025-08-22 10:54:12 63

FAA 发布史上最严无人机网络安全草案,商业运营将全面“持证上岗”

华盛顿消息——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(FAA)于 8 月 19 日在《联邦公报》上公布《无人机系统视距外行动的规范化》规则草案(下文简称“草案”),首次把网络安全列为商业无人机运营的前置条件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一旦 90 天公示期结束,该规定将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领域最系统、最严厉的网络安全合规要求,对中国和欧洲正在制定的同类法规具有“风向标”意义。


 

一、七大合规红线

草案第 107.79 条明确提出,除纯粹娱乐用途外,所有无人机运营人必须:

  • 持续评估并实时监控网络威胁;
  • 基于“最小权限”原则限制员工对飞控网络、载荷数据及地面站的访问;
  • 制定并演练网络事件响应计划,确保在攻击发生后 24 小时内恢复关键运营;
  • 建立安全日志留存与回溯机制,定期用数据验证现有策略的有效性;
  • 每年对网络安全政策进行独立审查并更新;
  • 在发现可触发飞行安全事件的入侵后 72 小时内向 FAA 报告;
  • 全面符合 FAA 与 NIST 联合发布的《小型无人机系统网络安全框架》(UAS-NIST CSF 2.0)。

处罚措施 违反上述条款,运营人最高可被处以每架无人机 27,500 美元的民事罚款,严重者吊销 Part 107 运营证书。

违规成本预估

$27,500
单架无人机最高民事罚款金额,较此前规定提高37%

二、监管逻辑:从“飞机适航”到“数据适航”

FAA 局长 Michael Whitaker 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“BVLOS(超视距)运营场景下,飞控链路、云端 UTM(无人机交通管理)接口和载荷回传通道都可能成为攻击面。我们不能再把网络安全视为 IT 问题,它是航空安全的一部分。”

根据 FAA 内部评估,美国 2024 年已发生 38 起疑似针对物流无人机的 GPS 欺骗或遥控链路劫持事件,其中 4 起导致紧急备降。新规将强制企业在 2026 年 12 月前完成合规改造,逾期不得执行任何 BVLOS 任务。

三、产业冲击:技术门槛与成本重构

  • 技术方案:草案认可三类落地方案——嵌入式安全模块(如高通 Snapdragon Flight RB5 安全版)、外置网络加密网关、以及第三方 USS(无人机服务商)提供的托管式安全服务。
  • 成本测算:以全美 11.8 万架注册商业无人机计,行业咨询机构 AirInsight 预估单架合规成本在 800–1,500 美元之间,其中 60% 为一次性硬件支出,40% 为年度审计与渗透测试费用。
  • 市场洗牌:大疆、Skydio 等整机厂商已开始预装“FAA-Ready”安全固件;初创企业如 D-Fend 的反无人机网关、ParaZero 的安全降落伞亦迎来订单激增。华尔街分析师把 2026 年美国无人机安全市场规模从此前的 12 亿美元上调至 19 亿美元。

四、对中国供应链的连锁反应

大疆北美合规总监 Lydia Zhang 向记者透露,公司已在深圳建立“FAA 专线”,对所有出口美国的机型进行预烧录,“客户只需在 DJI Pilot 2 App 中一键导入 NIST 证书即可完成 80% 合规动作。”

国内另一家头部飞控厂商纵横股份则选择与腾讯云合作,推出“U-Sec”托管式安全服务,计划以 SaaS 模式按架次计费,降低中小运营商的一次性投入。

五、下一步时间表

2025 年 10 月 15 日
公众意见截止
2026 年 3 月
FAA 发布最终条款并开放合规认证通道
2026 年 12 月 31 日
所有商业无人机必须完成网络安全认证,否则禁止 BVLOS 飞行
2027 年起
FAA 将把网络安全检查结果纳入年度 Part 107 复审,形成常态化监管

业内普遍认为,此次 FAA 草案不仅重新定义了“适航”概念,更将全球无人机竞争焦点从“载荷与续航”拉向“安全与合规”。谁能率先拿到“网络适航证”,谁就能在下一轮 BVLOS 规模化运营中占得先机。